支付行业近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风波,让人瞠目结舌。先是整改潮,接着是报错潮,如今又出现了涨价潮。昨天,由于部分用户终端不合规,金飞天的费率涨至每笔万250加上199元的流量费。而今天,后台数据显示,金灿灿买断版也涨价至每笔万200。令人疑惑的是,买断版不是一次性买断了吗?为何还会涨价?这是怎么回事?
今天中午,一位用户向我们反馈,现代金控-金灿灿买断版的费率涨至每笔万200。用户附上了相关刷卡截图作为投稿证据。根据截图显示,用户刷卡20,000元,实际到账19,597元。简单计算后发现,(20,000-19,597)/20,000=0.02015,相当于万200的费率。这意味着刷一万元的交易将扣除200元手续费,远高于常规费率每笔一万元扣60元的情况。用户在刷卡之前还特意查询了终端费率,后台显示刷卡交易费率为0.6%而不是2%。用户因此放心地进行了刷卡,然而最终却被收取了高额的手续费。这让人不禁质疑支付公司费率显示的可信度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该用户在今年8月拿到机器并注册,仅仅过去了4个月就面临涨价。产品的生命周期如此之短,令人难以接受。如果说这台设备因不符合259号文而被淘汰,那问题来了,为什么是这个用户在8月份拿到了即将淘汰的机器?为什么不是其他用户?这个用户是不是受到了冤屈?
另外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,为什么不符合259号文的机器非要涨价?涨价之后就完事了,连用户都不通知一声!后台显示刷卡费率0.6%到底是什么意思?这个问题反复出现,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质疑。
支付行业作为与用户密切相关的行业,应该更加注重透明度和公正性。用户需要清晰明了的费率信息,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。支付公司应该提供准确可信的费率显示,避免误导用户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。此外,对于涨价行为,支付公司也应该及时通知用户,确保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对于用户来说,选择合适的支付机构也变得更加重要。用户在选择支付机构时,除了关注费率外,还应考虑支付机构的声誉和服务质量。